日韩在线综合-日韩中文欧美-日韩中文视频-日韩中文网-日韩中文一区

《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設置要求》征求意見稿

作者:消防檢測儀器網來源:http://www.88888119.cn/發布時間:2022-03-23 14:47:40瀏覽次數:679

《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設置要求》征求意見稿

image.png

1 總則

1.0.1 為了合理設計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保證施工質量,規范驗收和維護管理,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制定本標準。

1.0.2 本標準適用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 等國家工程建設技術標準未規定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場所安裝的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及維護管理,不適用于火藥、炸藥、彈藥、火工品等生產和貯存場所

1.0.3 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并針對保護對象的特點,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1.0.4 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及維護管理,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及地方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 術語

2.0.1 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 fire alarm system in wireless networking

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相關設備和平臺全部或部分通過無線通信聯接方式組成的火災監測預警系統,通常由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獨立式感溫火災探測報警器、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中繼裝置、收發裝置、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消火栓及消防給水系統狀態監測等現場設備,以及家用火災安全系統、現場端平臺和遠端管理平臺等全部或部分組成。

2.0.2 收發裝置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可專門設置在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中,用于收集并轉發現場保護區域相關各報警觸發器件(或家用火災安全系統)和控制輸出設備與平臺之間信息的裝置。

2.0.3 現場端平臺 On-site Platform

在現場保護區域直接或間接接收和處理各設備相關信息,進行火警確認和報警處置的管理平臺。

2.0.4 遠端管理平臺 Remote Management Platform

遠端接收和處理各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相關信息,并進行綜合管理的平臺,包括制造商遠端管理平臺和中心級遠端管理平臺。


3 設計

3.1 一般規定

3.1.1 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按組網架構可分為直接接入型系統和匯總接入型系統。其中,直接接入型系統的現場設備不經收發裝置即可直接與平臺通信聯接,匯總接入型系統的現場設備通過收發裝置與平臺通信聯接。

3.1.2 系統類型的選擇應根據保護對象特點和用戶需求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公共無線網絡信號覆蓋良好的場所宜選擇直接接入型系統,公共無線網絡信號覆蓋欠佳且不常有人滯留的場所可選擇具有自組網模式的直接接入型系統;

2 保護對象在自建網絡有效通信范圍內且分布相對集中的場所可選擇匯總接入型系統。

3.1.3 系統設備應選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有關市場準入制度的產品。

3.1.4 不同制造商的系統設備如果需要配接,系統設備之間、設備與平臺之間的接口與協議應保證兼容性。

3.1.5 系統無線通信網絡不應與信號覆蓋范圍內的其他既有網絡之間產生相互干擾。

3.1.6 系統設備不應設置在電磁場干擾較強、無線屏蔽及其他影響設備工作的環境附近。

3.1.7 系統無線設備之間需要直接通信時,兩者設置間距應在有效通信距離內,且不應大于額定通信距離的 75%。

3.1.8 匯總接入型系統中,收發裝置的接收與轉發節點數不應超過 1600 點,且應留有額定容量 10%的余量。

3.2 現場端平臺的設計

3.2.1 現場端平臺應具有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電氣火災預警、燃氣泄漏預警、相關消防設施監管、消防安全風險評估等全部或部分功能,并應與遠端管理平臺共享信息與數據。

3.2.2 現場端平臺應具有運行統計、用戶資料、設備注釋等信息顯示功能和火災預警、報警、故障指示功能。

3.2.3 現場端平臺宜具有設備異常耗電、無線網絡信號質量降低的監測功能。

3.2.4 現場端平臺的操作權限配置應滿足以下要求:

1 操作權限應結合管理模式進行分級分區配置;

2 日志應禁止刪除;

3 通過現場端平臺、遠端管理平臺或移動終端 APP 實施的遠程消音操作權限,僅能分配給業主、防火責任人,或由業主授權的其他注冊用戶。

3.2.5 報警觸發裝置發出火災預警/報警信號時,現場端平臺宜在 30s 內發出指示,最長時間不應超過60s。

3.2.6 現場端平臺應在現場設備上報火警時,向本場所防火責任人以及火警部位的用戶通過語音電話、短信兩種方式進行通知,并告知其盡快進行火警確認。在現場設備發生故障時,現場端平臺應向防火責任人及故障部位的用戶進行短信或移動終端 APP 通知。移動終端 APP 顯示相關信息的滯后時間不應大于5s。

3.2.7 系統設置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等需要聯動控制的相關設備時,現場端平臺收到火警確認信息或相鄰兩個獨立的報警觸發裝置報警信號后,應在 10s 內啟動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等需要聯動控制的相關設備。

3.2.8 系統設備發生以下故障時,現場端平臺應在 100s 內發出指示信息:

1 報警器主體故障;

2 報警器主體脫離底座的摘除故障;

3 報警器主體部分與無線傳輸部分失聯故障;

4 報警器、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等組件電源的電池故障或主電故障;

5 中繼裝置與收發裝置之間的通信故障;

6 收發裝置與現場端平臺之間的通信故障。

3.2.9 直接接入型系統的報警觸發裝置、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與現場端平臺之間,匯總接入型系統的報警觸發裝置、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與收發裝置之間發生離線故障時,現場端平臺應在 24 h 內發出指示。

3.2.10 匯總接入型系統中,保護對象內現場設備點數不大于 200 點時,現場端平臺可用無線火災報警控制器替代。

3.2.11 當現場端平臺與其他監控系統平臺合用時,在有新的火警或故障報警的情況下,現場端平臺的顯示界面應能自動切換至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監控界面。

3.3 系統設備的選擇

3.3.1 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宜選擇具有語音提示功能的產品。

3.3.2 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設置在不便直接操作報警器消音復位按鍵的場所時,應選擇具有遙控消音復位方式的產品;

2 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設置在可能丟失的場所時,宜選擇具有感知底座脫落的疑似丟失報警功能的產品;

3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設置在可能受烹調油煙影響的部位時,宜選擇具有抗烹調油煙干擾性能的產品;

4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設置在可能受粉塵影響的部位時,宜選擇具有抗粉塵誤報與報臟功能的產品;

5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設置在蚊蟲較多的場所時,宜選擇可防止直徑為(0.6±0.05mm)的球形物體侵入探測室的產品;

6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設置在遠程火災確認不便的區域或部位時,宜選擇具有圖像信息采集傳輸功能的產品;

7 獨立式感溫火災探測報警器設置在烹飪場所時宜選擇具備 S 型響應性能的產品。

3.3.3 測量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宜選擇開合式結構型式的產品。

3.4 系統設備的設置

3.4.1 現場端平臺顯示設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現場端平臺顯示設備應設置在保護對象的消防控制室或有人值班的場所;

2 系統覆蓋范圍較大或距離較遠時,應結合微型消防站部署情況在有人值班的場所設置現場端平臺顯示設備或無線火災報警控制器。

3.4.2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宜設置在無線網絡信號良好的區域,避免設置在角落或夾層。

3.4.3 廚房等烹飪部位應設置獨立式感溫火災探測報警器和/或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設置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時,宜設置可與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聯動的燃氣關斷裝置。

3.4.4 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應設置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宜設置可視監控系統,室內場所還應設置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3.4.5 對于有聽覺、視覺障礙等特殊人群居住活動的場所,宜在床鋪設置振動提醒器,在臥室門口安裝火災光警報器或帶語音功能的聲報警器。

3.4.6 匯總接入型系統中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的天線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室外天線周圍應視野開闊,無障礙阻擋;

2 天線設置應避免大功率電臺和頻率相近無線電設備的干擾;

3 室外天線的設置應遠離連續樹木群;

4 天線主瓣方向應指向相應現場設備的安裝區域,現場設備安裝部位集中時宜選擇高增益定向天線。

3.4.7 匯總接入型系統中室外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應采取防雷措施,并符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 的相關規定。

3.4.8 現場設備的設置應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 中對應產品的設置有關規定。

3.5 系統設備的供電

3.5.1 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的供電應滿足下列規定:

1 供電方式應采用外部電源供電,且配有備用電池;

2 對于市電電力供應正常的場所,備用電池的容量應保證設備正常監視狀態工作 8.0h 后,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發出報警信號至少能保持 30min,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在 10 只報警器(少于 10 只時為全部數量報警器)處于火災報警狀態下至少工作 30min;

3 對于市電電力供應不佳的場所,備用電池的容量應根據電力供應保障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更大的容量參數。

3.5.2 引接市電困難且日照充足的場所,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收發裝置、中繼裝置可采用太陽能供電作為外部主電,并滿足下列規定:

1 太陽能蓄電池的容量應按當地最大連續無日照時長、日耗電量、蓄電池自損耗系數等參數進行計算配置;

2 設置太陽能電池板的部位宜滿足冬至日全天有 3h 以上日照不受遮擋的要求。

3.5.3 現場端平臺的計算機及其顯示設備應設置交流電源和蓄電池備用電源,其中蓄電池備用電源應采用 UPS 電源裝置或消防設備應急電源,且其容量應保證至少連續工作 8.5h。

3.6 典型場所應用系統

3.6.1 “九小場所”應用系統的設計除滿足本標準第 3.1 節~3.5 節相關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具有電氣火災危險性的場所應設置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禁止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和超負荷用電的房間或部位,宜選擇具有電流監測或限流功能的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產品,現場端平臺宜具有用戶相關部位用電參數監測的功能;

2 在有人值班的場所,宜在值班室設置現場端平臺顯示設備或無線火災報警控制器;

3 在建筑內禁止安排人員住宿的部位,宜設置具有人體探測功能的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4 在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

5 “九小場所”相對集中的區域,宜設置消防通道監控設備和室內消火栓水壓監測設備。

3.6.2 合用場所應用系統的設計除滿足本標準第 3.1 節~3.5 節相關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疏散走道、住宿部位等具有火災危險性的房間、疏散樓梯的頂部應設置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2 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或火災警報裝置的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 15dB;

3 在建筑內禁止安排人員住宿的部位,宜設置具有人體探測功能的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3.6.3 家庭住宅應用系統的設計除滿足本標準第 3.1 節~3.5 節相關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系統應在物業值班室或消防控制室設置現場端平臺顯示設備;

2 系統宜選擇具有感知底座脫落的疑似丟失報警功能的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產品;

3 住宅建筑的臥室、廚房及公共部位現場設備的選擇與設置尚應符合 GB 50116 的相關規定。

3.6.4 歷史文化古鎮應用系統的設計除滿足本標準第 3.1 節~3.5 節相關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選擇的設備應適應當地自然環境條件;

2 文物保護單位場所應結合消防點或消防控制室設置現場端平臺顯示設備;

3 消防給水管網應設置末端水壓監測裝置,消防水池和利用天然水源作為消防水源的場所應設置水位監測裝置。

4 具有電氣火災危險性的文物建筑等場所應設置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

5 現場端平臺應在確認火災后啟動消防分區內相關的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


4 施工

4.1 一般規定

4.1.1 系統施工前應具備設備布置平面圖、系統圖以及其他必要的技術文件。

4.1.2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做好施工和設計變更記錄。

4.1.3 施工過程結束后,施工單位應對系統的安裝質量進行全數檢查。

4.1.4 進行現場安裝與調試時應配置信號強度測試設備。

4.1.5 對于有裝飾性和原真性要求的場所,安裝和調試時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4.1.6 系統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可同步進行。現場端平臺及匯總接入型系統的收發裝置宜優先進行安裝和調試。

4.1.7 系統調試時應對系統設備全數進行調試。

4.1.8 除本標準要求外,系統設備的安裝和調試應滿足《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標準》GB 50166對應產品的相關要求。

4.2 進場檢驗

4.2.1 系統設備、材料及配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有清單、使用說明書、質量合格證明文件、檢驗報告及認證產品的認證報告等文件。

4.2.2 系統設備應是通過檢驗的產品,產品的名稱、型號、規格及配備的電池等配件應與檢驗報告一致,電池應保證使用有效期。

4.2.3 系統設備及配件表面應無明顯劃痕、毛刺等機械損傷,緊固部位應無松動,電池應無漏液。

4.2.4 系統設備及配件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4.3 安裝

4.3.1 現場端平臺顯示設備安裝在墻上時,其主顯示屏底邊距地(樓)面高度宜為 1.3m~1.5m,其靠近門軸的側面距墻不應小于 0.5m ,顯示設備正面無障礙距離或火災報警控制器正面操作距離不應小于1.2m。

4.3.2 匯總接入型系統的收發裝置、中繼裝置應安裝在不燃或難燃材料上,在建筑物內安裝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2.2m,天線周圍 1m 范圍內不應有障礙物,且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的天線方向設置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相關要求。

4.3.3 在可能的無線信號不利點安裝設備時,應利用信號強度測試設備檢查安裝部位的無線網絡信號質量情況,且測試點與擬安裝點之間的距離不宜超過 20cm,擬安裝點的現場網絡信號強度質量情況應高于設備無線信號接收靈敏度,并宜留有至少10dB 的裕量。

4.3.4 僅內部電池供電的系統設備應安裝牢固,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且不得隨意更換位置;具有外部接線孔的系統設備安裝時接線孔應朝下安裝。

4.3.5 無源類消防設施狀態監測設備應根據不同消防設施的特點采取相應的防水、防塵、防破壞措施。

4.4 調試

4.4.1 系統調試的準備應滿足下列規定:

1 應具備本標準第 4.1.1 ~ 4.1.2 條所列文件及調試必需的其它文件;

2 調試單位在調試前應編制調試程序,并應按照調試程序工作;

3 調試負責人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

4.4.2 現場端平臺的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現場端平臺應聯網運行,正常顯示監控界面;

2 能夠接收現場設備的上電登錄、報警、故障、電池電量、網絡信號質量以及心跳等信息;

3 能夠向現場設備發送控制命令;

4 能夠向移動終端推送信息。

4.4.3 匯總接入型系統的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檢查主備電源自動轉換功能;

2 能夠向現場端平臺轉發現場設備的上電登錄、報警、故障、電池電量、網絡信號質量以及心跳等信息;

3 能夠接收現場端平臺的命令并向現場設備轉發;

4 能夠向現場端平臺上報自身狀態信息。

4.4.4 現場設備的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僅內部電池供電的設備電池應保證電量不低于 80%;

2 設備上電后,在現場端平臺上查看設備狀態,設備應為在線狀態,且平臺應能顯示該設備上電記錄;

3 能夠上報上電登錄、報警、故障、電池電量、網絡信號質量以及心跳等信息;

4 在現場端平臺檢查設備檔案信息,其安裝部位注釋信息應完整,且與實際安裝部位一致。

4.4.5 系統整體性能的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系統連續運行 120h,實時在線率不低于 95%,無其他故障,且任一設備離線故障總時長不大于48h,可進行系統整體調試;

2 隨機選擇不少于 2 處保護對象,依次在每個保護對象中隨機抽驗火災探測報警器 20 只(少于20只時全部抽驗),使其發出火警信號,現場端平臺應在 30s 內發出首警聲光指示信號,并在 60s 內指示剩余火警并保持至平臺手動復位,同時指示并記錄火警類型、時間及注釋信息且記錄不受復位影響;在收到報警信息后,應能在 5s 內至少通過語音電話的方式將信息通知到終端用戶,通過現場端平臺或移動終端 APP 可填報火警確認或誤報原因信息,平臺日志應能查詢到該火警確認或誤報填報記錄;需要控制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時,現場端平臺發出控制輸出命令后,應在 10s 內啟動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

3 對任一系統設備按本標準 3.2.8、3.2.9 條模擬可能發生的故障,平臺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指示并記錄故障類型、位置和時間信息且記錄不受復位影響,在收到故障報警信息后,應能在 5s 內將信息通知到終端用戶,故障恢復后,平臺應記錄對應故障恢復時間;

4 授權用戶在現場端平臺或移動終端 APP 上對火警信號進行消音,火災探測報警器應在 10s 完成相應功能,平臺日志應能查詢到該消音操作記錄;

5 現場端平臺運行統計界面顯示的安裝設備數量、離線設備數量、當前火警和故障信息指示應與實際情況一致;

6 通過現場端平臺查詢設備狀態信息,應能指示被查詢設備的電池電量、信號強度、最后一次狀態采集時間等信息。


5 驗收

5.1 一般規定

5.1.1 系統調試完成后,建設單位應負責組織施工、設計等單位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5.1.2 系統驗收時,施工單位應提供下列資料:

1 竣工驗收申請報告、設計變更通知書、竣工報告;

2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報告;

3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4 系統施工過程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5 系統設備的現場設置情況記錄;

6 系統調試記錄;

7 系統各組件的檢驗報告、合格證及相關材料。

5.1.3 根據各項目對系統工程質量影響嚴重程度的不同,應將驗收的項目劃分為 A、B、C 三個類別:

1 A 類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系統設備的選型與設計文件的符合性;

2)系統設備消防產品準入制度的符合性;

3)任一火警觸發裝置及任一收發裝置向現場端平臺的火災報警功能;

4)現場端平臺對任一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的火災警報啟動功能;

5)本標準第 4.4.5 條第 1~2 款規定性能的符合性。

2 B 類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本標準第 5.1.2 條規定資料的齊全性、符合性;

2)任一獨立式可燃氣體探測器或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向現場端平臺的可燃氣體報警功能;

3)任一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向現場端平臺的電氣火災監控報警功能。

3 其余項目均應為 C 類項目。

5.1.4 系統驗收結果判定準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A 類項目不合格數量為 0、B 類項目不合格數量小于或等于 2、B 類項目不合格數量與 C 類項目不合格數量之和小于或等于檢查項目數量 5%的,系統驗收結果應為合格;

2 不符合本條第 1 款合格判定準則的,系統驗收結果應為不合格。

5.1.5 各項驗收項目中,當有不合格時,應修復或更換,并進行復驗。復驗時,對有抽驗比例要求的,應加倍檢驗。

5.2 工程驗收

5.2.1 按本標準第 5.1.2 條檢查驗收技術文件的齊全性和符合性。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5.2.2 現場端平臺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平臺顯示設備的安裝應符合本標準第 4.3.1 條的規定;

2 平臺的功能應按本標準第 4.4.2 條的規定進行檢查。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對照技術資料和設計要求觀察檢查。

5.2.3 匯總接入型系統的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裝置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2 裝置安裝應符合本標準第 4.3.2 條的規定;

3 裝置的功能驗收應按本標準第 4.4.3 條的規定進行檢查。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對照技術資料和設計要求觀察檢查。

5.2.4 現場設備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備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2 設備的安裝應符合本標準第 4.1.7、4.3.3~4.3.5 條的規定;

3 設備的功能驗收應按本標準第 4.4.4 條的規定進行檢查。

檢查數量:設備安裝數量在200只及以下的,抽驗20只,實際安裝數量不足20只時應全部抽驗,實際安裝數量超過200只的,按不低于實際安裝數量10%的比例抽驗,抽驗位置應按照保護對象范圍內均衡分布原則進行選擇,對于匯總接入型系統應保證每個收發裝置聯接的設備中抽樣不少于上述比例和數量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技術資料和設計要求觀察檢查。

5.2.5 系統整體性能的驗收應符合本標準第 4.4.5 條的規定。

檢查數量:整體檢查。

檢驗方法:模擬試驗,觀察檢查。


6 使用維護

6.0.1 系統投入使用前,設置現場端平臺的場所應具有下列信息資料:

1 系統驗收合格資料;

2 保護對象的總平面圖;

3 現場端平臺服務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應急處置預案;

4 現場端平臺服務單位、保護對象單位及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安全組織機構圖,包括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專職、義務消防人員;

5 值班情況、消防安全檢查情況及巡查情況記錄;

6 無線聯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現場設置情況記錄;

7 系統設備使用說明書、系統操作規程、系統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6.0.2 系統應保持連續正常運行,不得隨意中斷。

6.0.3 首次使用時應備份現場端平臺的設備信息、消防責任人信息以及管理員等信息,之后每半年備份一次設備信息、火災報警與故障記錄信息、操作日志、信息推送記錄以及運行日志等信息。

6.0.4 系統中現場端平臺顯示設備、收發裝置及中繼裝置宜每周進行一次巡查。

6.0.5 系統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每月應至少檢查 1 次現場端平臺、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火災報警、故障報警以及信息推送功能;

2 每季度應至少檢查 1 次匯總接入型系統所有收發裝置與中繼裝置的信息轉發功能;

3 每季度應至少檢查 1 次現場端平臺、收發裝置和中繼裝置的主備電轉換功能;

4 每年應至少檢查 1 次家用火災安全系統、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火災報警功能,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的監控報警功能,獨立式可燃氣體探測器和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的燃氣報警功能,火災聲和/或光警報器的火災警報功能,無源類消防設施狀態監測設備的監管報警功能;

5 每次檢查事件應在現場端平臺歷史記錄中標記檢查屬性。

6.0.6 具有報臟功能的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在報臟時應及時維護保養。

6.0.7 系統設備運行異常時應立即報修。

6.0.8 系統設備的維修、保養及系統產品的壽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探測報警產品的維修保養與報廢》GB29837 的規定,達到壽命極限的產品應及時更換。

6.0.9 不同類型的現場設備應有不少于 1%的備品。


《無線聯網火災報警系統設置要求》征求意見稿-消防新聞-消防檢測儀器網_消防檢測設備_電氣防火檢測設備_防雷消防檢測儀器_江蘇檢測設備廠家微信掃碼 關注我們

  •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六(9:00-18:00)4006-598-119

  • 移動電話15262554119

Copyright © 2010-2025 www.88888119.cn 智淼消防 版權所有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網站地圖 (XML?/?TXT)  技術支持:消防檢測儀器網


蘇公網安備32058102002156號 ICP備案證書號:蘇ICP備19022074號-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任你躁在线精品视频m3u8 | 伊人久久在线观看| 亚洲1024| 免费jizz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第一页| 黄色一级免费看| 图片区亚洲|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一区| 色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性高清观看|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做爰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第一页|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2020| 亚洲免费视频网| 免费一级性片| 欧美色视| 国产一级片视频| 日本护士xxxx黑人巨大| 色在线观看视频| 青青青青久久国产片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性毛片aaww| 国产精品91在线播放| 高清一级做a爱免费视| 久久观看午夜精品| 日韩高清一区| 五月婷婷丁香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久视频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激情网| 亚洲色图35p|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日韩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 日韩成人午夜|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